濕熱是中醫學中的專業名詞術語,其實它并不是每種病癥的名稱,而是影響人體的致病因素之一。當人體有了濕熱癥狀,身體就會產生一些異常的不舒適的表現,也意味著人體的抵抗力變差,從而給疾病的入侵提供可乘之機。
濕熱體質者一般嗓子很難受,總感覺喉嚨里有痰卻咳不出來,還覺得渾身黏糊糊的。濕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渾身黏糊糊的感覺。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容易臟、舌苔膩等癥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后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后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癥狀。除此之外,女性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
其實從舌頭、牙齒、大小便等方面都可以初步判定是否有濕熱。
有濕熱的人一般舌頭會有一下癥狀:
舌苔又厚又黃;
舌頭肥大且舌頭兩邊有齒痕;
舌頭總有種濕噠噠的感覺,嚴重的話,甚至覺得舌頭都在滴水;
......
比如牙齒的顏色偏黃,而且是經過多次正常的刷牙、牙齒護理之后,牙齒仍然呈現一種并非牙垢所表現的黃色,而且牙齦和口唇的顏色也偏紅,比正常人的粉紅色偏紅的話,就是濕熱的癥狀之一。
還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辯證方法:大便比較難沖干凈,沖完馬桶后總有那么一點點大便粘在周沿一般體內有濕無疑了。小便的顏色出現異常,因為晨起的第一次小便顏色本身就是偏黃的,所以可以綜合考慮其他時間的尿液顏色。就是比正常的顏色偏黃,或者呈現明顯的深黃色,仔細辨別的話還會有異味,那么也必須引起注意了。
其次就是心情上的異常,在無任何外因影響的情況下,心情的起伏波動比較大?;蛘呤浅3:翢o征兆地產生出現緊張、焦慮、容易發怒的情緒,那么也許是體內濕熱在作祟。因為身體某些位置的不舒服,就會通過異常的情緒表現出來。
濕熱質者一般會覺得自己懶懶的,身體困重,不太想活動。還有一些濕熱質者,手心腳心都會出很多的汗,嚴重者,還會有腳臭的困擾。
怎么去除濕熱?
濕熱一般是由錯誤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導致體內的正常分泌及代謝現象被打亂,從而身體就會出現種種異常的反應。
體內濕熱,如果只表現為輕微的癥狀時,通過飲食調理就會有所好轉。
少吃油膩、甜味品,預防濕熱。濕熱體質,除通過飲食調理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適度飲水,避免水濕內?;驖駨耐馊?。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盡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濕,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
濕熱體質者還可以多泡腳,平時刷手機或者看電視等空閑時間時也可以試一下按壓足三里穴位和三陰交穴位,找穴位一般感覺酸脹或者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就找對的了。
如果癥狀嚴重通過調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醫辨證施治后再調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網絡,僅出于分享健康知識的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